一年内关闭3个品牌,POLA怎么了?
- 青眼原创 2023.03.08
【青眼原创】
文/一斤
3月6日,日本POLA宝丽集团对外宣布,将终止旗下品牌Amplitude和ITRIM的运营,原因是上述品牌未达到POLA期望的业绩增长预期。
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POLA近年来暂停的首批品牌,去年POLA就宣布解散并清算其美国子公司水芝澳公司,为这个创立了30多年的品牌画上了句号。但与水芝澳不同的是,Amplitude和ITRIM的年龄都还相对年轻,创立至今不到5年,就草草收场。
两大高端品牌暂停运营
据POLA集团(宝丽奥蜜思集团POLA ORBIS HOLDINGS,简称POLA集团)公告,其已经开始通知客户和合作伙伴品牌停运的消息,并将逐步关闭Amplitude和ITRIM的线下店铺,暂停电商网站的销售,相关终止程序计划于2023年内完成。
对于此次决定,POLA集团解释称,是基于整体业务调整和品牌业绩表现综合考虑的结果。“这些品牌的经营环境一直很恶劣,业绩没有达到我们的计划。”POLA集团表示,虽然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增长,但集团仍认为未来无法从这些业务中获益。

截自POLA集团公告
公开资料显示,Amplitude和ITRIM是POLA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线,均创立于2018年。其中,Amplitude为高端彩妆品牌,ITRIM则是主打天然的高端护肤品牌,两个品牌最初均从日本百货渠道开始售卖,并将业务逐渐延伸至电商渠道。
这当中,Amplitude是由有日本化妆品界“教父”之称的石桥宁联合日本化妆师Rumiko创立的彩妆品牌,而Rumiko在Amplitude中担任品牌创意总监一职。就在今年2月,Amplitude官网还发布了新品“温和洁面霜”的宣传信息,新品已于3月1日正式发售。令人遗憾的是,就在新品发布的第5天,品牌就迎来了停运的消息。据Amplitude发布的最新公告,Rumiko与Amplitude的合约也已于今年2月到期。

截自Amplitude官网
中国市场方面,Amplitude于2019年10月正式登陆中国,在小红书和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开设了官方账号。同年11月,品牌天猫海外旗舰店开业。2021年,Amplitude开始攻略中国线下渠道,在北京SKP开设了全国首柜,在2022年12月,Amplitude还在成都SKP开设了品牌西南首柜。

图源:Amplitude小红书
时过境迁,如今Amplitude的微博账号更新停留在2022年3月,小红书最后一条动态也停留在去年12月。目前天猫海外旗舰店已然停运,仅有部分淘宝C店售卖其主打粉底液和眼影盘等产品。
相比于Amplitude,另一个护肤品牌ITRIM则仍维持着线上官方渠道,其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仍在进行3.8焕新周活动促销,店铺粉丝已有17.8万。青眼就此询问了该店铺官方客服,客服回应称,“关于日本POLA集团发布的消息敬请等待后续通知,目前品牌一切经营正常,请无需担心。”

ITRIM产品图
ITRIM品牌主打奢华抗老护理,单品售价相较于Amplitude也更高,如其目前店铺销量第一的定妆蜜粉单品活动价为765元,店铺整体单品售价也在570~2570元不等。不过,仅从销量上看,单品月销最多仅400+,甚至有许多单品月销仅为个位数,可谓是销量惨淡,也侧面印证了POLA集团关于产品收益未达预期的说法。
据POLA集团公告,在两个品牌终止运营后,集团预计将产生约8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4082万元)的超额亏损。
一年内关闭3个品牌
事实上,Amplitude和ITRIM已不是POLA集团近年来首次宣布品牌暂停运营。2022年4月28日,POLA集团宣布将解散并清算其美国子公司水芝澳公司,原因是该公司连年亏损。
作为创立于1989年的老牌品牌,水芝澳曾凭借“八杯水”的概念在中国风靡一时。在POLA集团的“愿景2029”长期战略中,其还曾计划于2023年实现水芝澳的营利。然而,水芝澳却没能等到2023。数据显示,2021年水芝澳全年净销售额为(约合人民币5695万元),归母净利润亏损7.38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766万元)。
2020年,POLA集团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集团成立100周年,推出了“愿景2029”长期管理计划,计划分为三步,2023年是第一步“中期管理计划阶段”的最后一年。根据原计划,今年底POLA集团业绩将恢复到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,为集团构建可持续增长的基础。
为实现以上目标,POLA集团定下五个战略,一为发展国内直销;二为发展海外业务,实现盈利;三为加强开发中品牌的利润贡献;四为强化品牌运营;五为拓展美容新领域和新品牌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计划中POLA集团也提到了Amplitude和ITRIM的品牌运营方向,包括关注重点类别、控制产品SKU等,但从目前来看,品牌改变并不明显。
此外,据中期计划,POLA集团预计2023年合并净销售额将达到2050~215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05~110亿元),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%至9%,海外销售比例将达到20%~25%,营业利润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5%以上。
但从POLA集团最新发布的2022年财报来看,去年其净销售额为1663.07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84亿元),同比下滑6.9%;归母净利润为114.46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5.84亿元),同比下滑2.5%。若2023年业绩增长仍呈下滑态势,POLA集团的中期目标显然难以完成。
目前,POLA集团的旗舰品牌仍为POLA和ORBIS,两个品牌贡献了美容板块超80%的净销售额,POLA更是贡献了近六成业绩,但去年两品牌销售额均呈下滑趋势。对此,有业内人士认为,“其实POLA集团的策略非常清晰,高端市场用POLA,低端市场用ORBIS,将业务聚焦,彩妆已经不是他们的主力方向了,自然会被砍掉。”

截自POLA集团财报
从财报来看,上述两个被关闭的品牌业绩贡献也并不突出,这或许也是POLA集团决定忍痛抽身的原因之一。对于POLA集团而言,继续专注于高端旗舰品牌,才有望逆转业绩下滑的颓势。POLA集团也在财报中表示,其将会继续扩大线上电商市场,并瞄准高端市场,以达到2023年的增长目标。
日系品牌的转型阵痛
其实,通过割舍部分品牌来进行市场调整的也并非POLA集团一家。以日系美妆巨头资生堂为例,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下,其营业利润暴跌86.9%,为五年来首次负增长。到2021年,资生堂就推出了“WIN 2023 and Beyond”的中长期战略,实施全球转型,将高端美容定位为核心业务。
基于上述战略,从2021年至今,资生堂已经抛售了15个品牌,包括珊珂、TSUBAKI、UNO在内的10个平价个护品牌,以及bareMinerals、BUXOM、Laura Mercier3个高端彩妆品牌。2022年初,资生堂还宣布转让Za姬芮和泊美品牌,以达到调整品牌矩阵的目的。同年,资生堂还完成了美发业务的剥离。
“珊珂已将旧日期的产品进行清仓甩货,并从2021年开始改换了新包装,保质期从五年改到三年,但新品也卖得一般。”有日化经销商向青眼透露,“去年可悠然、惠润也调整了零售价,但产品涨价之后又卖不动了。”
“本身海外品牌就有一个宗旨,针对市场表现差的品牌,或者投资回报率低的全部要砍掉。”有资深行业人士向青眼表示,“现在很多日本品牌都陆续在中国做转型,那么效益不好的,或者说出乎投资人意料之外的品牌最终都会被裁掉。对于美妆集团而言,砍掉一些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够的品牌,也是企业运营的方式之一。”
而总览几个头部日系美妆集团财务业绩,结果也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,有正在经历下滑的资生堂,也有营业利润同增41.1%的高丝,日系品牌们似乎正经历着市场竞争和转型的阵痛。
也有头部美妆品牌负责人向青眼表示,日系品牌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套班子,一个方法用在所有品牌上。在他看来,“整个POLA集团的运营,几乎还停留在资生堂七八年前运营方式方法上,POLA品牌由于做高端线影响不大,且一直都是比较稳的。但这种方法放在奥蜜思上就不太合适,何况奥蜜思的市场反馈也不如POLA。”
总体而言,日本企业在遵循商业平衡法则中,仍亟待多维度的产品破局。众所周知,日本存在不少百年家族企业,他们依靠匠心精神能把产品做到极致,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体验。但有观点认为,将产品做到极致通常能让日系品牌成为单一领域冠军,但却也制造了该品类的天花板。因此,如果没有独家科技加持或持续性的产品创新突破,日系品牌面临市场转型挑战也是一种“必然”。
青眼推出的中国化妆品出海荟公开招募啦,0元入会(审核制)!一起布局国际市场。详情请扫码咨询????

(青眼: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)